您在这里:皇家体育app下载官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建筑业
发布时间:2008-12-17
美国金融界
全球建筑业受到冲击
此轮次贷危机使美国原本上升的房价开始下降,这直接影响了美国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投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也萎缩,这大大减弱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金融机构受次级债影响也将发生连锁反应,无论是基金证券机构、投资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会受到牵连。建筑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据了解,次贷危机确实影响了美国的建筑业。前几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红红火火,出现次贷危机后,泡沫破裂,不到半年时间美国房地产就一落千丈。受此影响,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从第三季度的4.9%直跌至-0.2%,全年增速也放慢到2.2%,为2002年以来最慢增速,同时还带来了股市的急剧震荡和下跌,并殃及全球股市。
金融危机也对俄罗斯的经济领域产生负面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建筑业。近年来,俄罗斯建筑业发展迅猛,成为俄罗斯跨领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每年为俄罗斯创造近7%的国内生产总值。此前涌入俄罗斯建筑行业的外资纷纷叫停正在开展的商业项目。此间专家认为,如果金融危机持续扩大,将严重冲击俄罗斯的建筑业,至少造成建筑业领域内15%~20%的从业人员失业,失业人员数量接近百万人。
据法国《世界报》消息,由于新房建设量下跌,法国建筑业将有18万受薪人受到失业的威胁。2008年法国新房施工量将比2007年减少9万套。然而建设一套住房需要雇用2人,因此有大约18万受薪人可能失业。法国综合房地产公司11月已经向金融市场预告,由于住房购买量大跌,导致公司2008年全年推出的不动产方案降为110例,即比预期的减少40%。该公司今年前9个月共接到6897套新房和待建地产订单,比去年同期减少28%。
中国建筑业略受影响
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统计,今年1月份~7月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86.5亿美元,同比增长48.7%;新签合同额616.5亿美元,同比增长69.6%。这个业绩显示出中国承包商在“走出去”方面稳步增长的实力。业内专家认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危害相比,美国2006年爆发并延续至今的次贷危机并未给中国建筑企业的海外经营带来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专家同时也分析,美国的单个金融机构远远超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规模。美国金融机构总体比较大,金融资产达到几十万亿美元,拥有上百家投行,今日的金融风险也非当年所能比,中国建筑业“走出去”的国际金融环境相当严峻。
具体到工程项目来说,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融资中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项目发起人与贷款人必须对自身难以控制的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加以认真分析和预测,如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这些因素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
专家分析说,近两年来全行业300亿美元~500亿美元的在建和已签约工程项目受到直接影响,估算人民币升值2%,会给境外工程承包行业带来直接损失30亿元人民币~60亿元人民币。特别对出口信贷、BOT融资项目,由于其投资回收期很长,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会对此类项目产生长期影响。另外,从中国银行公布的东南亚、非洲、中东国家5年至10年汇率走势图表分析及基本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境外工程承包企业主要工程履约地区的货币与美元兑换汇率整体走势是下降的,因此存在较大的汇率风险。当前国际金融环境的动荡,更是增加了建筑业跨国经营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规避。
建筑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震荡局面对于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在项目融资和项目履约收汇期间无疑会遇到巨大的汇率和利率风险,如果企业不注重风险管理,不根据企业的定价结构将可能产生的成本、风险转嫁出去,不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以上金融风险,随时有可能使工程项目和企业本身招致重大损失。
除了在合同条款中规避风险以外,企业应该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主要包括:即期外汇合约,远期外汇合约、货币期权、货币掉期、结构性产品。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掉期、利率期权、掉期期权、结构性产品工程承包企业可以和银行签订利率掉期协议,将贷款利率由浮动利率转变为固定利率,消除利率变动的风险,以保证企业未来利息支出的稳定和获得预期收益。
利率期权和货币期权类似,与其他工具相比提供了很好的灵活性。企业选择利率期权时可以要求银行按企业实际贷款情况,量体裁衣设计期权方案。
专家分析,中国建筑企业向欠发达国家投资较多,这些地方建筑业的竞争激烈性相对较弱,投资方式主要以设立分支机构、承揽工程为主,而不是以收购兼并为主,投资周期就会拉长。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深化和蔓延,国际金融市场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对中国建筑业对外投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欧美市场不能一概而论,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也要区别对待,中国应继续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尤其是关系到中国经济成长的战略性投资,如资源矿产、研究开发、地产等,同时应回避周期性较强的投资,增加趋势性、战略性投资比例,如增加对能源原材料控制权方面的投资。为了规避风险,更为了长远发展,承包商应考虑适时转型,变危机为机遇。
中国建筑业面临三大机遇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被推到了历史前台。它们在承担稳定经济、拉动内需的历史重任的同时,也获得了时代赐予的新机遇。在金融危机狂潮的席卷下,全球建筑业日渐凋敝,中国建筑业也难逃此劫: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相关行业如建材、家装业日渐吃紧。然而,国家的宏观调控选中了建筑业,将之作为国内经济的发动机之一,建筑人又多出几重机遇。
首先是灾后重建市场广阔。据测算,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投资规模将达到1.67万亿元资金,国家财政投入和各地援建等投资不到资金需求量的两成,80%的资金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投入。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城镇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等五个方面构成了地震灾区重建的主要内容,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比如,灾后重建仅建筑钢材就需要3700万吨,水泥更是到达3.7亿吨。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表示,灾后重建蕴含的巨大商机让它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空前盛宴,仅四川就抛出685个灾后重建项目。
其次是铁路建设大有可为。如果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的是以公路基建投资为主拉动内需,那这一次将会以铁路投资为主。
再其次是农村建设前景看好。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设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明确强调,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这些决定为建筑业“上山下乡”开辟新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国家的惠农政策将为建筑业“上山下乡”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几次重申:为了保障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并要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则为建筑业“上山下乡”提供了建设用地保障。